教学设计
教材分析: 《海滨仲夏夜》一文节选自散文集《秋色赋?海滨仲夏夜》。作者抓住夕阳落山不久月到中天这段时间的光线和色彩的变化,描绘了夏夜海滨特有的景色和沙滩上劳动者闲适、欢愉的休憩场面,抒发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之情。 学习目标: ①知识与能力目
1、自学本课生字词。 2、认识小艇在威尼斯水城中的作用,了解威尼斯美丽独特的风情。 3、了解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关系,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写的方法。 4、朗读课文。 使学生认识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城的密切关系。 (同上)。 课文挂图;世界
教材理解: 这篇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,叙述了小马驮麦子去磨坊,路上要过一条小河,老牛说水很浅,可以过去,松鼠说水很深,他的伙伴昨天刚被淹死,不能过。小马没了主意,只好跑回去问妈妈,妈妈要他亲自去试一试。小马又回到了河边自己过了河。原来河水既不
教学目标: 1.能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 2.学会本课8个生字,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。 3.培养喜爱小动物、热爱大自然的情感。 教学重、难点: 识字、写字、朗读课文,领略到小鸟与驯鹿之间的快乐与和谐,从而产生喜欢驯鹿和小鸟、热爱大自然的感情。
一、教学目标 : 1、 采取合作学习模式,学习课文第三段,理解造型新颖川流不息的意思,能背诵或有感情的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。 2、 学习用方位顺序介绍北京的景点。 二、教学过程 :[2003-12-7] 教师引导 学生活 动 一、 引题 1、我们去了哪里? 2、你还想到
一.教学目标 1.了解课文把这场雪称做瑞雪的原因,体会北国风光的雄伟和人们的喜悦心情。 2.学会13个生字,读准多音字笼分,理解瑞雪、凛冽、笼罩等词语的意思。 3.能按要求默读课文,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背诵课文。 4.知道按时间顺序写的段落的特点,能按时间
一、谈话导入 1.昨天我们读了课文,知道《半截蜡烛》是发生在二次大战期间,当时的法西斯用非常残暴屠杀 2.看录像 (这里的多媒体课件玫们〉胶么Γ?浅S行АD谌莸难≡窈蜕杓埔彩潜冉鲜手械摹#?br 3.看着这血淋淋、沉甸甸的画面,你们想说些什么呢? (1)
【学习目标】 1、交流回顾与某人初次相见时的情景,也可交流与其相处后发生的事以及印象的变化。 2、完成习作: 通过一两件事写出一位小伙伴的特点,也可根据所给材料进行合理的续写。 【课前准备】 多媒体课件。 【教学过程】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、谈话
教材分析: 本次习作着重指导学生自编童话故事。《找饿》是一篇例文,是小作者用自己的动物玩具编写的童话故事。习作后的两个问题是让大家对例文进行讲座,实际上也是对编写童话故事提出了两点要求。然后教材对这次习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,即依照例文,发挥想
教学设想: 本文是一篇语言优美、语气亲切的散文,通过描写生活中细微的声音,品味声音中传递出的情味。告诉人们只要用心听,并且在听的成长过程中学会选择、学会思考、学会感受,就一定能听见这个奇妙无穷的有声世界。因此本文有两个教学重点:一是通过反复
学习目标: 能通过对文章的学习,了解作者观点,学会如何进行创造性思维。 课前学习: 预习《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》,思考:如果你是老师,你最想让同学们研究的问题是什么?请提出来。 课堂学习: 一.情境导入 [投影思考题] 请同学们快速地说出答案: 2
教学目标 : 1.知识目标:理解观点和支撑观点的材料之间、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间的关系; 2.能力目标:培养独立阅读、认真探究、积极讨论的能力; 3.情感态度价值观:激活思维,激发想像力,崇尚科学。 教学过程 : 一、导入 新课 同学们,进人中学以来我
[教学目的] 1、领会五言诗的特点。 2、学习诗中所表现的为国捐躯、视死如归的高尚精神。 [教学重点] 1、《迢迢牵牛星》用平凡意象表达的销魂之情。 2、《白马篇》外在美和内心美的和谐统一。 3、《归园田居》悠然自得的心态。 [教学难点 ] 了解三首诗分别用
●学习目的: 1、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四首诗。 2、品味语言,体味诗歌的内涵。 3、培养学生感悟古代诗歌内容的能力,不断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。 ●学习准备: 搜集作者生平思想的有关资料。熟读背诵这四首诗。有条件的查找有关资料,给诗歌插配有
以指导朗读为途径,理解小说的含义,并学习小说朗读的一般方法。 [朗读知识] 朗读小说,非常重要的是在朗读时,头脑中要有鲜明的人物形象。《最后一课》这篇小说是以小弗郎士的口吻,他的所见所闻所感来叙述故事情节的,所以对小弗郎士这个人物形象的准确把
【教学目标】 1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 2、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的作用。 3、有感情朗读课文。 【教学难点】 关键词周密、精密、大概、差不多在文中的作用。 重点:有感情朗读课文。 【教学过程】 一、导学课文第四自然段 默读,思考:本小节从哪几个方面来
【教学目标】 1、通过詹天佑克服勘测线路、开凿隧道、设计人字形铁路等困难,体会詹天佑是个杰出、爱国的工程师。 2、顺着詹天佑设计挖隧道和人字形铁路的思路,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。 3、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 【教学重点】 通过詹天佑克服勘测线路、开凿
教学目的: 一. 了解孙犁的创作风格和创作成就。 二. 体会文章景物描写、人物对话的特色及其对展开情节、刻画人物性格、表达主题的作用。 三. 领略冀中抗日根据地人民热爱生活、热爱祖国的精神。 教学设想: 一. 安排两教时。 二. 精选文段进行诵读、分角色
一、教学目标 1.知识教学:了解课文中以小见大,以实寓虚的记叙方法。掌握灌、峭、嘲、纳、翼、遥、攀等7个字。 2.能力训练:初步学会分析记叙文章中的情事论理及其评略安排,注意学习和运用描写心理活动的词语。 3.思想情感教育:感受我终于正确对待困难
【教学目标】 1、正确读记殷勤、失业、窘相、厚实、苗头、轻视、徒然、艰苦、软绵绵、牛毛细雨、结结巴巴、大病新愈等词语。 2、进一步体会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,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。 【教学重点】 1、体会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。
【教学目标】 1、能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 2、理解课文内容,体会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质。 3、学习作者抓住特征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。 【教学重点、难点】 1、感受鲁迅先生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质。 2、揣摩抓住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。 【教
【教学目标】 1、抓住课文中重点段和重点词句,反复读、思、议,穿插教师的点拨,贝多芬的言行举动及感情变化,体会《月光曲》的创作过程及内容。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。 2、感受贝多芬同情热爱贫苦人民的思想情怀。 3、让学生学会欣赏音乐,感受音乐之美
【教学目的】 1、了解《月光曲》是怎样谱写成的。从中体会音乐家贝多芬同情、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。 2、分辨课文中哪些是实在的事物,哪些是由事物引起的联想,体会两者结合的作用。 3、学会生字新词。背诵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。 【教学重点、难点】 理解
【教材内容】 《小苗与大树的对话》人教版新教材五年级语文第九册第一单元第2课(需一个课时)。 【教材分析】 本文为略读课文,是一名小学生对季老的访谈录,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一种文体。这一老一小,一个是德高望重学有建树的著名学者,一个是刚开始求学
【教学要求】 1、指导朗读,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。 2、体会父母对作者的爱和作者对父母的感激之情。 3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父母对自己的评价。 4、培养学生朗读、口语表达能力。 【重、难点】 体会人物思想感情,引导正确对待家长的评价。 【教法】 指导朗读,